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青少年运动员培养的始终

  • Home
  • 景点推荐
  • 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青少年运动员培养的始终

核心提示: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强则国强。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对我国向体育强国目标迈进起着关键的作用。新时代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更要注重综合素质和价值取向。各类体育运动学校作为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要在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正确价值观引导。

70多年前,毛泽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70多年来,体育正前所未有地融入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华体育精神得到了弘扬和发展。中华体育精神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奋进伟大征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体育健儿向世界展示了中华儿女为国争光、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气神,他们身上闪耀着的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正是中华体育精神最亮丽的底色。正因此,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意蕴,对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体育运动学校有必要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运动员培养有机结合,引导青少年运动员构筑起正确的认知体系和价值观。

坚持“三个原则”,把握青少年运动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向

坚持政治要求与道德规范的一致性。政治要求和道德规范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两者的一致性是实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前提。在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同时关注和强调政治要求和道德规范,确保两者同等重要、同步提升,坚持双向发力、双向要求,保证两者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同等对待。

体育运动学校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时,要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紧密融入教育中,提高他们对国家的政治制度、文化、道路、理论等方面的认同感和热忱度。道德规范要注重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从国家主体意识和民族责任意识的认知引领到具备主动承担、勇于践行爱国规范、爱国义务。

新时代下,特别强调青少年运动员爱国是无可挑剔的责任和义务,激励他们充分凝聚传统道德的力量,用特殊的情感去爱国,用崇高的道德去付诸实践,形成自发主动的爱国意识,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体育强国竭诚贡献自己的力量。

坚持理论认知与实践活动的一致性。理论的学习要与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相联系,这是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体育运动学校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时,不仅要帮助青少年运动员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要积极培养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认同。要积极引导他们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汲取经验,积极迎合他们的实践需求,充分结合他们的训练和生活实际,深入解决他们面临的现实困难,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和实践融合在一起。这不仅是为了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也是为了升华他们爱国主义思想和坚定他们理性爱国行为。

坚持中国梦与个人梦的一致性。2011年,姚明在退役发布会上感言:“感谢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使我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今天,每个青少年运动员未必像姚明那样尽情绽放了梦想,但他们都有自己的梦,也都或多或少地实现着自己的梦。

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华民族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是引导青少年运动员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明白国家的繁荣和强大与每个个体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通过强调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协同共存,可以使青少年运动员更好地理解国家的需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进入新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弘扬体育精神、振奋中国力量。“中国梦”是由每个个体梦想和家庭梦想汇聚而成的国家梦想,每个人的梦想都可以推动国家的发展。“中国梦”不仅仅是以国家的名义存在,它还通过实现每个国民的个人权利和个人福祉来实现。青少年运动员应深入发掘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之间的契合点,将“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鲜明主题,促进“中国梦”与个人梦想的相互统一和结合,以实现国家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明确“三项要求”,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效果

坚持立足时代背景。新时代,青少年运动员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征,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当前爱国主义要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任务,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使党的理论成果与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将理论成果转化为青少年运动员的爱国实践。

坚持注重实践育人。要积极组织青少年运动员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革命历史或体育历史纪念馆、参加体育志愿服务活动等。同时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引导青少年运动员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和成长,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责任为体育强国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举止对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青少年运动员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坚持发挥榜样引领。注重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选树先进典型,推广优秀经验,引导青少年运动员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要善于发现和运用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借助这些典型的榜样力量来引导青少年运动员,让他们感受到身边的正能量和爱国主义的魅力。鼓励青少年运动员向榜样看齐,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爱国精神,并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积极践行。注重推广优秀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是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经验,也可以是在日常生活和训练中展现出优秀品德和行为的经验,可以让更多的青少年运动员受到启发和教育。

把握“三重关系”,发挥青少年运动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作用

正确把握情感认同与理性认同的关系。爱国主义情感超越了个人利益和短期欲望,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繁荣昌盛紧密相连,使人们能够以高尚的品德和行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随着青少年运动员对世界和社会的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深化和加强。

体育运动学校要着眼大局,通过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增强青少年运动员理性爱国精神,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懂得在表达爱国情感时,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盲目冲动,不偏激极端。要让他们明白,理性爱国不仅是表达爱国情感的一种方式,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时,要注重将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有机结合起来,让青少年运动员在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同时,要注重听取青少年运动员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参与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来,从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正确把握品德修养与制度支撑的关系。青少年运动员的品德修养塑造不仅需要从书本中获取滋养,也需要在日常生活和比赛中逐渐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体育运动学校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时,可将品德养成融入日常训练和生活,教师或教练员可以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训练中强调团队合作、拼搏精神、纪律意识等,让青少年运动员认识到这些品质不仅是体育比赛中的重要素质,也是成为优秀人才所必需的品质,从而更好地帮助青少年运动员树立明确的目标,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

另外,以法治手段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规范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方法,有利于提升青少年运动员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与实效,使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他们的心灵。品德修养的提升有助于青少年运动员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同时通过制度的支撑,有助于排斥负面和消极的价值观念,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以此来巩固青少年运动员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

正确把握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关系。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时,体育运动学校应注重引导青少年运动员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传统,如中华武术、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等,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体育精神是爱国主义最具活力的载体和最鲜明的表现,体育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中华体育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一代又一代奥运健儿将爱国热情挥洒在汗如雨下的训练场、倾注在日复一日的田径赛道、镌刻在五星红旗高高升起的赛场上,让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熠熠生辉,让奥林匹克旗帜下的中国红愈发璀璨耀眼。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引导青少年运动员关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成果,让他们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和决心。

(作者/胡湘君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注:该文系湖南省体育局课题项目《新时代加强青少年运动员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KT066

作者:胡湘君

责编:彭伍妹

一审:余画

二审:刘乐

三审:谢峰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