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強中華隊拿到世界冠軍後,大家對於中職球員的關注度急遽上升,其中又以台灣隊長陳傑憲最為驚人。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記得12強開打前,四爺的IG追蹤數是十萬初,但經歷了冠軍戰對日本轟出三分砲,贏得賽會MVP的加持後,現在已經超過36萬,漲了三倍之多。
雖然陳傑憲在中職本來就是「球星」等級,可是在國際賽後,我身邊很多本來沒看球的朋友,都說明年要為了四爺進場當獅迷,也對於陳傑憲的人生故事,產生了很多好奇心。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天的12強英雄榜,就讓我來深入介紹一下「台灣隊長」陳傑憲,希望可以幫助更多新入坑的「四爺粉」,對他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陳傑憲的故事,得從2016年選秀會說起。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時還是只有四隊的時代,由統一獅握有狀元籤,那年是他們第一次,在有專職球探潘俊榮的情況下操盤選秀,前兩輪分別選進了蘇智傑和陳傑憲。
這兩個人,不但實力出眾,顏值也是明星等級,但相比蘇智傑,外界對於陳傑憲獲得「第二輪」肯定,其實是有點意外的。
雖然陳傑憲有不少中華隊經歷,還是U21冠軍隊成員之一,主要特色是有速度、守備位置可以內外兼具,但對於打擊能力能否適應職棒層級有疑慮,比較像是槍型工具人。
就連陳傑憲自己,對於這個結果都嚇了一跳,他當時跟隊友們一起看轉播,接受訪問第一句話是:「我真的沒想到會這麼快就被選到了。」
其實陳傑憲參與中職選秀前,已經先有過日職選秀的經驗,他在國中畢業時,前往日本岡山共生高校就讀,起初他是抗拒的,一來是要離鄉背井,二來又有語言的問題,陳傑憲連五十音都不會,最後還是只能接受家人的安排,走上了旅日這條路。
高中畢業後,陳傑憲自認成績並非頂尖,與同期選手相比沒有太多優勢,但在教練建議下,還是決定投入日職選秀,最終迎來落選的結果。
落選後,陳傑憲就選擇返回台灣,本來想去讀文化大學,可是考量旅日開銷大,陳傑憲希望返台能自己賺錢獨力生活,不要再給家裡負擔,而業餘的台電給出了不錯的待遇,薪水穩定未來又有進入公家機關的機會,他才決定放棄讀大學,成為了台電的一份子。
由於在台電成績不錯,又參與U21世界盃奪冠,讓陳傑憲漸漸被職棒球隊注意到,但中職經歷過多次假球事件,難免會讓選手有點怕怕的,加上前面經歷一次日職落選,讓他對自己的信心沒有那麼高,怕進入職棒打沒幾年就被淘汰,還不如待在業餘安穩打球就好。
那最後促使陳傑憲去選的原因,是家裡急需要錢,為了家人,原本對職棒懷有憧憬,卻始終沒有行動的他決定勇敢一次。
當時獅隊的球探,也是現任農場主管潘俊榮,先前接受我的訪問時提到,台電時期的陳傑憲,是高安打率,擊球能力很好,但欠缺長打能力。
守備的部分,陳傑憲在台電都是守外野,選秀時心裡的盤算也是安排他在外野,但進來後教練團評估,陳傑憲高中在日本守過游擊,不如就進來練練看,美好藍圖是蘇智傑二壘、陳傑憲游擊,這樣就有一組新生代的「雙傑搭擋」了。
殊不知,這個藍圖沒過多久就破滅了,由於蘇智傑出現手肘韌帶輕微撕裂傷,球團希望減輕他的守備負擔,借重他的打擊能力,隔年季中就將他轉去外野,自此之後成為固定外野手。
而陳傑憲,在內野待了蠻長一段時間,從2016年選秀入隊,直到2020年季中,歷時四年左右,也拿過兩屆游擊最佳十人,可以看出教練團確實很希望他能在這個位置上堅持住。
剛進職業時,陳傑憲在二軍打了三場,10-4還有2支長打,然後就被教練團拉上一軍了,新人年累計131個打席,打擊率高達0.345,直接以「即戰力」姿態從業餘銜接一軍。
以游擊手來說,陳傑憲的火力非常驚人,大概是OPS+120-130的等級,可問題在於他的防守太不穩定,不但沒有隨著進職業時間變長好轉,反而還越來越糟了。
2018年他在游擊防區的守備率,從前一年的0.951下探至0.924,明明年底的游擊金手套票選,只有他符合獲獎資格,結果獲得的媒體選票分數不夠,最終面臨從缺的結果,也是中職史上第一次。